同时被 AA建筑联盟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大学、卡迪夫大学录取的建筑设计作品集背后的故事。
我们今天采访的ACG学员就成功拿到了她申请的所有offer!想和她一样同时被AA、UCL录取?没点儿绝招怎么行!今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看看ACG明星学员L的采访,这位一举拿下多封顶尖offer的女同学,她的作品集有哪些特点。
申 请 建 议
为什么选择城市设计专业呢?你是如何理解城市设计专业的呢?
我本科专业是建筑学,研究生专业选择的是城市设计。之所以更换研究方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四时,学校开设有城市设计课程,在此期间我阅读了大量与城市设计相关的书籍,并对该专业产生了兴趣。
城市设计在我的理解中是大尺度的建筑设计,建筑是小体量的单体设计而城市设计是片区设计。它不仅仅包含建筑,还有周边的景观设计以及片区的与城市的设计相融合呼应。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其实是联系紧密,建筑是微观的城市,城市是放大的建筑。城市设计更像是一种协调性设计,要求设计者对片区的设计有宏观把控,并且关怀每个城市参与者使得公共空间更具有包容性。
是什么原因选择ACG助力你的申请?
最开始是同学推荐来的,通过试听Alice老师的课和Alice老师的沟通,我觉得她的整体思路真的特别清晰,特别有效率,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不足并且老师的专业背景深厚,在后续课程的时候总是能指出我思路的偏差,并且能把我提出的一个一个的散的点,整合,并且快速梳理出来我的思路。
在ACG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对哪位老师的印象最深刻?
首先就是Alice老师啦 然后就是孜孜不倦催我上课督导老师大茹,虽然后期我都开始主动找她排课 再有“大白”算吗?哈哈哈哈我们的猫咪,胖大白真的很解压。撸一撸大白烦恼消除,没有什么烦恼是撸猫解决不了的。
ACG明星喵星人-胖白
对于即将要开始的海外留学生活,有哪些计划呢?
首先,要好好做毕设,好好准备语言能够尽快适应伦敦的生活。我准备买个大疆的云台能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希望能在课余时间去事务所实习,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有空。
有没有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或者建议?
一定要规划好时间,跟Alice老师准没错!哈哈哈哈哈哈!
作 品 集 要 点
申请过程中做了哪些准备?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灵感呢?
1、在每个项目开始前都会把自己的想法或者网上看到的好的案例整理下来(包括那些很能表现自己想法的图片)。推荐几个网站:要翻墙的Pinterest issuu 还有一些名校的毕设展览 比如AA UCL GSD TUD ETH…这些都能在他们官网上查到。
2、多关注优秀的竞赛作品。
3、多动手,有的时候画草图画着画着就能出来你满意的方案了 空想是没用的,必须要动手。
作品集中比较满意的项目是?
其实,哪个都很喜欢,都是自己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做的。其中,第四个up and down 那个项目真的影响特别深,除了前期推敲模型,从三层到三十层到最后的六十层的模型突变,后期手工模型也是每一块板都是手工磨的。从早上9点到自习室晚上9点走,就这样持续磨板,模型做了两周才做下来。包括这个方案的图纸,到递交作品集的前一刻也还是再改这套图。下面就简单跟大家介绍下这个项目。
Up and down
灵感来源
重庆市的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山地城市自然地貌环境的特殊性,可建设用地面积匮乏。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取代了传统街巷中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本次设计采取竖向高层的方式,其占地面积少,解决了在城市隙地中建设立体社区,为适应山地交通,在社区中有从不同维度进入城市交通的出入口。
概念生成
为了使建造具有经济性和方便性,这个方案采用了框架—筒体的结构。我对每层的楼板进行了改造,使其向上折叠,形成楼板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既形成了它特定的立面肌理,而且也增加了一种竖向交通的途径。居住单元以模块的形式组成,根据不同的需求穿插进每层楼板,而除居住空间以外的每层的剩余空间,形成半开放的空间,将公共空间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成品展现
本次设计采用爬坡上坎的交通方式、吊脚楼、云墙等重庆传统元素,来重构现代居住空间,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建筑。结构由核心筒加外围框架和柱子组成,核心筒处在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公共卫生间和设备间组成。
观光农业-屋顶绿化-垂直连接-交流平台
在创作过程中你都遇到过哪些问题?是如何克服的呢?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时间不够,因为我是从4月份才开始做的,我来的时候自习室的小姐妹有的都做了两三个项目了,并且后期,心态也不好,可慌,学校一起申请的同学都已经递交了,我为了赶AA第一波的ddl,十一月基本每天就睡三个小时左右,但最后由于种种问题吧,还是晚了几天。
你最喜欢的艺术大师有哪些?他的作品对你的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刘晓都,都市实践的那三个人其实都挺喜欢的。我喜欢他们的真实,我最开始了解都市实践还是在深港双年展中。回酒店设计,符号学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从织物纹理的变化到建筑的表皮的转译,从材质纹理的表现到建筑符号的转换。
作 品 集 导 师 点 评
L 导师
Alice老师
ACG金牌导师、建筑学博士
2年美国留学背景、8年建筑从教经验
导师案例(部分)
康奈尔 | 圣路易斯华盛顿 | 伊利诺伊香槟分校
AA建筑联盟学院 | UCL | 爱丁堡 | 谢菲尔德 等
简单评价一下您的学生吧~ 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如何?
她的专业基础还是非常优秀的,她的软件技能以及表现功底都非常扎实。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她最终offer收获大满贯的最大内因,L同学有着极强的执行力,设计思维也非常灵活。比如我们讨论的设计模型,可能会有N多个发展方向,一个发展方向走不通,我们讨论过后,L同学会立即做出调整,其实这个过程非常磨人,很多同学会拖沓不前进,但是设计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并不能立即得出答案,所以活跃的设计思维以及执行力非常重要。
在您看来,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提升?
她对项目的宏观把控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刚到ACG时带过个人作业过来,呈现的重点还是最终的设计成果,但是作为留学作品集更需要展现的是研究能力,而她自己作业当中的研究性质明显不足。
比如当时她的工厂改造作业,虽然也有一部分的场地调研,但是这些调研比较范,对场地认知也比较局限,最后导致调研分析和设计并有很大的关联,也就是说项目的研究性质非常不具备说服力。
我带她做这个项目时,主要引导她将设计思维打开,将问题研究的切入点从狭小的工厂转向更为宏观的城市,设计的问题就不在是对一座孤立的老厂房的更新设计了,而是转向怎样将城区内所有闲置的厂房空间利用起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创造立体城市。这样一来她的设计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通过对香港等立体城市空间的范例研究,她学到了不少城市空间立体架构的知识,也将自己老厂房改造项目改造的更有实验性及先锋性。
在您看来,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提升?
其实,还是注重引导学生打开的思路和眼界,告诉他建筑和这个世界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L作品集当中我就为她引入了建筑与人类社会组织模式的探讨,这个体现在难民营的设计当中;另外也会促使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交通建筑设计中,如火车站、航站楼等,一般建筑会是主角,道路交通会配合建筑进行设计,那我们能不能颠倒过来,以交通道路的设计来促成枢纽建筑空间的生成,L的候船厅就是这样设计的。
在指导学生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她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和瓶颈吗?
到后期有点偏于谨慎,特别是在排版用色层面有点放不开,在大胆一点会更好。
您可以给对现在正在申请建筑空间类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规划好自己的作品集制作时间,建筑设计非常耗时,也很费脑,要做好和语言培训的时间分配,另外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具有自己的逻辑理性,而这种逻辑理性来自于和社会、城市空间的联系,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离不开这点,要加强自己设计作品的理性与创新性,需要从这个层面不断加强探索。
今天L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作品集的创作和艺术留学申请有所启发。ACG一直努力帮助每一个有艺术梦想的学子走上海外艺术留学之路,为莘莘学子的艺术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