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怎么拿康奈尔大学、UCL的offer?ACG双料offer终结者告诉你。
艺术生怎么拿康奈尔大学、UCL的offer?每个学建筑的同学看到这两所院校的名字,都会透露出渴望的眼神!我们今天采访的ACG学员就成功拿到了康奈尔+UCL的双料offer!
下午时分的赛奇楼“Sage Hall”
--来自康奈尔官方Ins
UCL大学校园一角
--来自UCL官网
那么,如何才能挤进这样的金字塔顶端?
需要什么样的背景?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她获得offer大满贯的万能公式,
是充分调研还是跨学科思辨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来看看ACG明星学员子X的专访吧~
为什么选择建筑专业&ACG?
是什么原因选择建筑专业,对建筑的理解是什么?
看到大师的建筑就一见钟情了,直觉吧哈哈哈!我本身非常喜欢人文和艺术,建筑正是这两者的结合。之前选择了视觉传达艺术,但不太适合我的性格,建筑的理性和严谨更适合我!康奈尔的专业是和交互结合的,会有很多research opportunities (和教授做研究的机会),实验性更强,也更有趣!
是什么原因选择ACG助力你的申请?
当时了解了很多留学机构,包括艺术留学和普通大U留学机构。第一次去ACG的时候被大家的学习气氛所吸引,他们都在很认真、专注的准备作品。后来了解到ACG的资源比较丰富,并且有不同的学科可以尝试,就果断选择这里了!
征服考官的作品集是怎样创作的?
申请过程中做了哪些准备?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灵感呢?
1. 搜索initial idea(初始概念)
+ 视觉方面:比如图片,别人的作品,自然元素,读书。比如说Neri Oxman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我的UCL加试题。
+ 旅行、自己的经历
+ 抽象的:理念。比如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三本书,里面关于现代社会中,现代养殖对动物的迫害,启发我做了一个现代社会浮世绘的博物馆的项目。
2. 形成自己的想法
+ 与老师们沟通、聊天
+ 老师们的经验都很丰富,会告诉我哪个想法不好
+ 思考:新旧知识的链接
3. 寻找呈现方法
+ 与老师们深入沟通,配合思路去搜索
+ 不断尝试、试错
在ACG完成作品集时
请从灵感来源、调研、创作过程到呈现方式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集中比较满意的项目。
很喜欢浮世绘系列,其中not a sandwich chair的作品。
+ Bartlett 教授面试的时候说就是他们想看到的作品,可以看到我的思考过程和对社会的思考,并且用自己有趣、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 简洁明了
还有自画像。
+ 最后的效果和一开始计划中的完全不一样
+ 提升了视觉化表达能力
+ 从中看到了老师们的不同perspectives和审美,很有意思
在创作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克服的呢?
总体来说,在每个项目的创作过程中,最有挑战的地方是如何呈现这个想法,因为经常产生很多想法,但不能follow through!和老师们一起讨论探究后总会得出很多解决的办法,再尝试不同的方法,很受益!
最有挑战的是UCL的加试题,因为当时时间特别紧!
+ 10月底提交的UCAS申请,11月发了试题,结果因为学校作业太多,而且同时要申请美国学校,需要提交前最后一周才想起这个事,导致最后3天开始做的!
+ 问题很独特(reimagine the ordinary)和朱学莘极限Brainstorm ,两次课确定了内容!
+ 邮寄时DHL出了问题,差点UCL没有收到,多亏梁老师跟学校沟通!
作品集
再就是自己的手绘/设计能力不足,是做作品集过程中很大的问题,不能很好的阐述和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在ACG学到很多的一点,帮我解决了很大问题!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能力一点点跟上了。
刚开始学习建筑的时候,对自己的作品集没什么信心,总觉得什么也做不出来。经过与朱学莘老师沟通、学习,不断努力的做,自己的能力再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后来呈现出的作品集还挺满意的!
但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打算暑假接着在ACG学,为大学做准备!
你最喜欢的艺术大师有哪些?他的作品对你的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除了前面提过的,看过大师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风格。
没有很系统的学习过,只是准备面试的时候做了一个9页的research…… 整理了一下自己喜欢的建筑师、建筑理念。比如,因为喜欢Louis Kahn的哲学+建筑的理念,在面试时和面试官谈了很多。
刘新奇老师喜欢的de Chirico, 我也很喜欢!
de Chirico作品 图源网络
在ACG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对哪位老师的印象最深刻
对申请截止前最后一周印象最深刻!天天熬夜,在ACG待到很晚!与朱学莘老师一起做作品集到最后一天,顶着巨大的压力,但过程很愉快!
特别喜欢朱学莘老师的教学风格,她总是鼓励我独立思考,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所以作品集完全是我自己的风格、做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是大学想看到的;再就是有试错过程,自己探索作品的呈现方式。
并且在完成作品集过程中,通过我与老师的不断探究与思考而得出满意的结论,很有成就感,而且能力提升很快;朱老师总是要求特别高、严格,还特别认真!使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些;她做事很有逻辑性,比如第一节课,想好了做什么项目,就差不多把时间线列出来了…
对于即将要开始的海外留学生活,有哪些计划呢?
+ 提升设计能力
+ 在大学认识更多有意思和创造力的同学和教授
+ 旅行,或者去exchange program
+ 接触不同的学科
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 想在暑假实习
+ 完成大一或大二之后gap一年
+ 去建筑Grad school
有没有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或者建议?
申请过程中能力进步是最重要的。其实各大海外院校想从高中生的建筑作品集看到的,无非是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对建筑和社会的思考,以及你的热情,所以要做自己真正喜欢, 在乎的作品,用真挚打动考官!加油!
双料Offer背后的明星导师
朱学莘老师
教育背景
UCL巴特莱建筑学院(研究生)
Built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Heritage
任教专业:建筑设计
工作经历
马耳他遗产做国家公交车博物馆保护规划
在Maris做证交所改造设计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艺术成就
Heritage Malta,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项目-公交车记忆,成果收录进Heritage Malta. Maris,伦敦证交所适应性改造设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参与南京/广州两大片区十余处遗产点规划设计与研究,著有国家一级建筑类核心期刊论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研究》。
>>>> 导师专访:建筑作品集名导的另一面
作品集导师点评
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很重要
子萱是中途从视觉传达转建筑设计专业的,我第一次见她时候已经是去年暑假了,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所以第一次课我真的是单刀直入和她沟通选题,她反馈速度特别快,那次课让我发现她是一个思辨能力很强,画风很理性感性结合的女孩。我本身很欣赏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同学,所以那次课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她驱动一件事时会想清楚理由,不清楚时也敢于直问为什么,这种求真的精神使我特别欣赏。现在大家总提倡批判思维,其实都是在说未来的艺术形式是科技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我觉得这两者都需要理性和逻辑思维打底,这样洞察事物的角度也会更清晰和坚定,那种自信是真的有实力的自信,是藤校最喜欢的社会影响力气质,它是很难模仿的,而子萱身上正存在这种难得可贵的气质。
思辨能力和执行力是成功的关键
再一点,我特别佩服她的努力与执着。我们做作品集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在精神高度紧张中,她学校的课程、SAT作品集等等好多事同时展开,康奈尔的试题和UCL的试题我们都做的特别快。这种高度头脑风暴又高度执行的情景,如果自己不愿意拼,肯定会拖延,或是最终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她丝毫没对自己松懈,所以最终各件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私底下熬的夜,付出的努力自然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带各类学生比较多了之后,我清晰地觉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时代彻底来了,这就是匠心驱动,希望越来越多学生能有这个意识,想的远,也做的到。
顾问匡琳老师说
Z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美丽女生,高一来到ACG,并没有确定专业方向,我们在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学科方向,最后确定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不断深入的作品集学习过程中,对3d空间能力展现了更强的能力,最终决定学习建筑设计。在此期间,标化成绩也在不断的提升,让我们更坚定了申请到藤校的信心,你就是别人眼中的那个人!